名家专栏

没4千万别晒银行户头/萧伊妗

最近一位身材姣好又有音乐才华的网红因为不小心上载了自己的银行户头的余额,而引发各种的揣测和争议。

我观察到网民的反应两极,有的质疑网红是P图或者用不正常的管道赚钱,但多数的网民还是是感叹和羡慕,这么年轻的女生能在拥有超过8位数的存额,并开完笑地要求被包养。

撇开这些争议不谈,4000万不是个小数目。以理财的角度,我通常建议无需存有太多的现钱,一般民众只需把3-6个月当作为紧急基金就好。

有些从事高风险生意或面临不确定的人士而是会被建议保留12个月的开销为现金,以应付接下来一整年的不确定。

当把紧急基金处理好后,这些存款保留在储蓄户头就属于浪费。因为即使不知道如何投资,放在定期存款也能提供利息。任何银行都会对这笔庞大的现金表示欢迎,在利息方面也会比普通定存利率更高。

假设网红把4000万都存放在定存并拥有年利率5%回酬或者找一个投资的年回酬平均拥有8%。我们来看看这两者所带来的利息分别。

单单存放在定存,每一年就会有200万的利息。在不动到本金的前提下,每一年网红可享有200万的生活费。这是一个无需工作就有几百万收入的概念,想起来真香!

当然,如果网红能善用资金,那她能成为马来西亚首富指日可待!但是,现实中为什么她却保留这么大笔数目在银行户口里,我们无法揣测,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提出质疑等。

钱财不可露眼

这起“不小心”事件让我联想到一句老话“钱财不可露眼”。古人说财不露白,富不露相,言不露行,因为财富,利益和言语是考量人性善恶的炼金石。

过多的显露财富往往会遭来反噬和反衬出精神空虚。然而,现在很多网红为了博取眼球提高自己的曝光率,在没有其他内容的情况下,选择一些引起话题的开箱和享乐内容。

而这些内容往往都是各种各样的“晒”,如展示自己的房子有多豪华,限量跑车有多少辆,自己的工资有多少万等。大数据也知道如何工作,如果它发现你留驻这种类型的博主的内容思考时,它会一直推送你这种类型的视频和内容。

没营养视频信以为真

当看了越来越多没有营养的视频而认为这些内容都是真的时,最后你会发现你被这些人套入了焦虑的情绪。我也发现很多年轻人会因此会以为自己的工资只有几千而感到无力而产生负面的情绪。

有者拼命想找办法赚快钱,最终被骗。有者无法改变而郁郁寡欢。的确压力是动力,但是焦虑所引发的烦躁情绪导致工作做不好那就是一种病了。

别被贩卖焦虑

我想提醒读者们的是:首先,请不要怀疑自己,你肯定比多数人还要强!月入过万的人的确存在,但是在马来西亚只有20%的T20月收入高于1万960令吉,40%为B40低收入者少于4846令吉,高收入与低收入之间就是中等收入群,他们占了人口40%。

大家与其被贩卖焦虑,倒不如认真思考如何突破收入瓶颈,提升自己的赚钱能力。每天进步一点点,最终发现你也可能成为别人望其项背的对象。

我在一个升学讲座与莘莘学子提过,一开始踏入社会的低收入不代表永远会停留在这个收入。我们必须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并充分地利用闲暇时间学习新知识和投资。这些都是不变的致富定律。当能吸收新知识并赋予行动,你会发现世界充满机会,而收入增加是迟早的事。

然而,如果我们的认知一直是以自己在网络上相信的大数据设限了,只相信网络推给我们看的不实际内容,而不去挖掘真实的数据,即使网红的生活如何不符合逻辑,我们的大脑也会仿佛失去了思考能力,只会为现在的困境懊恼而做出错的决定。

最后回到主题,钱财外露真的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除了人设上招来大众诟病,可能也将招致税收局的调查等。如果有发现有漏税的嫌疑,罚款接踵而来。

到时,也许就只有有4000万的人士才可以用钱解决所有的问题吧!

反应

 

名家专栏

养个孩子要百万/萧伊妗

近日,我与家人到中国自由行。

徳士司机大哥在得知我们是马来西亚人后,不禁调侃我们两夫妻,如果生在中国,未来得准备2栋房产给儿子。我们接触好几位中国人都有同样的观念。

虽然中国已取消一胎化政策,但由于经济的压力,普通老百姓都不会贸然生更多孩子。甚至有如果第一胎是男孩,就不会选择生二胎的趋势。原因就是养育儿子的成本更高,除了正常养育还要让儿子未来过得容易和不愁房子,有儿子的父母的责任更大。

庆幸的是,我们这里并没有这样“重男轻女”的观念。但毋庸置疑的是养育孩子在任何一个国家的成本是越来越高。不想生,不敢生也成为了社会现象。

根据马来西亚友邦保险公司2023年的资料,一个从出生到大学毕业需花费至少40万至110万令吉。最大的育儿花费分别来自于大学学费,其次是托儿所费用。

多数人在做家庭计划时并没有想太多,都是在自己的预算能力内养育孩子。养一个孩子真的需要100万?我用一个家庭收入净月薪有1万的真实例子罗列一下。

列出消费避免措手不及

大家不妨也大概罗列一下自己在孩子上的消费,就会发现这些报道并不夸张。在还没上大学时,每名小孩的每个月的费用只约1000令吉或以上不等。但到了大学,尤其是无法在政府大学获得心仪的学科,而被迫要选择其他私立大学时,后知后觉的高昂费用让很多父母措手不及。

存下100万很难,但不不知不觉在孩子身上花掉100万只需21年的时间。

养育孩子有压力,那么就鼓吹不生了吗?当然,我们不需要那么消极。毕竟,给予孩子足够的爱,比富养更加重要。穷有穷养,富有富养。普通家庭就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养育孩子。孩子还是能快乐地长大。

3成薪酬养孩子

以以上的例子为例,如果基本养育平均花费为每月1000令吉,净薪水只有3400令吉的人就可以养大一个孩子至中学毕业了。这样想想其实也不太难。如果薪水更高的人,将会有更高的预算,可以把30%以内的多余的预算存入教育基金。

假设,每月薪水有1万,孩子每个月的消费是1000,那么,可以把另外的2000存下为未来教育基金做准备。

做好风险规划

在做家庭规划时,身为父母的我们承担很多责任,其中包括了孩子的教养和经济责任。

为了保证无后顾之忧,任何风险转移和风险管理是必须要事先规划妥当的,确保自己和家人们有足够的保险,和做好遗产规划以便家人可以得到妥善的安排。

很多商家都认为:孩子们的钱好赚。原因是虽然现在的父母虽然有经济压力,但再苦也不会苦孩子。

对于小一点的孩子,家长们会多消费在娱乐和衣服上;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家长都很舍得投资消费在各种兴趣班,课余培训班和补习班,为的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点。

所以,家长们必须要分辨“需要”和“想要”,把钱用在刀刃上。

毕竟,孩子们要跟着我们至少到21岁,最需要的高消费如大学学费还有十多年之久呢!

为孩子买房?

至于要不要留房给孩子让他们未来过得比较容易,不用担心买房的问题。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以前的年代的人“养儿防老”,生多孩子就是为了老时有依靠;而现代,我们不只要规划退休,还要担忧孩子们未来没有钱买房产,我们这一代人还真“苦”。

我个人倾向先顾好自己,有多的资产才留给孩子们,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下一代教好让他们有在社会生存能力比较重要!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