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战胜明天的老奶奶/拿督刘明

再大的事,三年以后,都是小事。再困难的事,三年以后,也会风轻云淡!

这话说得轻描淡写,但这可是要经过一番刻骨铭心的人生历练,才能领悟出来的道理!

说这话的人叫吴胜明,女版褚时健,又一个不向命运低头,老年创业的励志真人秀!

吴胜明原名吴如英,在1933出生于浙江一个富裕的家庭,2岁时父母离异,从小就由奶奶一手带大。

12岁时家人做主为他定了一门亲事,吴如英为了逃避这桩盲婚,15岁时从家乡逃到上海,改名叫吴胜明,隐喻战胜明天的意思。

她在上海的一户人家当保姆,存了足够的车费后,就跑到西安投靠她当军官的叔叔。

1962年,吴胜明29岁,和小她4岁的张林结婚,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1977年,中国改革开放让吴胜明看到了机会,她开始下海经商。

她从广州走单帮,把服装、录音机、收音机都卖到东北,赚了很多钱。

80年代,吴胜明俨然已是中国首富,全国各地都有分公司,身价好说也有好几千万!

就在这个人生顶峰,她为了赚取更多财富,从国外引进48 辆顶级轿车然后把它们拆散,当作零件进口,再组装出售。

这个错误的决定是她人生的转折点,她也就因为走私而被法庭宣判死刑!

吴胜明的人生一下子从高峰跌至谷底。

由人生高峰跌至谷底

经过几次的减刑,她最终被判18年牢狱。

入狱只是噩梦的开始。1988年,在吴胜明入狱的第三年,相濡以沫13年的丈夫,竟然丢下女儿,与家中保姆私奔。

1991年,年仅16岁的女儿张艳,因和同住的伯伯起争执,伯伯一时气愤说溜了嘴,告诉她母亲是无期徒刑,不可能短期内和她团聚。

自尊心倔强的女儿因受不了打击,竟在老家喝农药自杀。

张艳自杀的消息,家里人并没有告诉吴胜明,直到两年之后,吴胜明才从狱警口中得知这个消息。

听到女儿离世的消息,吴胜明几乎崩溃,甚至想用狱中缝纫机的刀片割腕自杀。

幸亏当时吴胜明遇到了一位好狱警,这位狱警对吴胜明说:"你女儿希望你帮助更多的老人,你不能死,你要带着女儿的期望活下去。"

这句话,给了吴胜明活下去的勇气。因为在狱中良好的表现,2003 年坐牢18年的吴胜明,终于走出了高墙。

出狱时已年迈古稀

出狱之时,吴胜明已经是72岁的古稀老人了。

丈夫背叛,女儿自杀,吴胜明举目无亲,幸亏政府给她找了一份打扫厕所的工作,吴胜明才没有流落街头。

虽然扫厕所并不是什么不得了的工作,但吴胜明却做的极为认真,把厕所当五星级酒店标准来处理,她不久因而还被评为优秀清洁员。

这期间,吴胜明还抽空写了一本20万字的自传,因为这本自传,吴胜明成了名人,厕所旁小屋子,每天挤满了慕名前来的人,包括一些曾经受她恩惠的人。

她乘闲暇时间编制毛衣赚钱,加上一些故人朋友还她的旧债,吴胜明慢慢累积了一些资金。

某天,一位陌生男子打电话给她,邀请吴胜明一起做生意。

"我和你一样想建养老院,但我不会做生意。"

吴胜明过于心急地想落实女儿建养老院的遗愿,脑袋一热,就凑了30多万,与这名叫张景强的人赶赴陕西建葡萄园。

2006年,张景强携款90多万,以外出买葡萄苗为由,跑路了。

遗留下的一屁股债,由吴胜明一人承担!

那时,很多人都质疑她是老骗子,她也不气馁。

“我的人生既不幸又幸运,这么多好心人的支持,我怎能放弃?我绝对不能倒下去,我得给所有人一个交代。”

东山再起做回女富商

吴胜明咬牙扛起葡萄园事务,170多亩地,孕育着她全部的希望。

“20多年前我都赚过上千万,现在一样能!”

她紧跟政策,打造生态农业,将葡萄园打造成集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果园。

吴胜明经过一番努力后,幸运争取到一笔国家为扶持妇女创业的180万人民币资金,让她能在果园建立养鸡场。

过后事业逐渐步入正轨,5年后,果园、养鸡场、连锁餐吧红红火火,她再次做回千万女富商。

2010年,吴胜明为了学习如何管理老人院,宁把生意交给干女儿打理,而受聘成为西安一家小型老年公寓的院长。

她说,女儿的梦想还没有完成,现在的她没有时间老去,没有时间去感叹孤寂。

吴胜明如今把公益当作新的创业,每天忙得团团转。

此时年过八旬的她,看起来也就50多岁。

“人应该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即使我失败了,将来在天堂见到女儿,我也可以说,我努力过。”

“死意味着永远离开,意味着你本来正在做、应该做的事,以后再也没办法做。”

后一句话是褚时健说的。

这两位一南一北,看似毫无交集的企业家,多舛的命运何其相似。

他们年轻时和既定的命运交锋,晚年又不惧风雨,从不轻易向命运低头!

“人生本来苦难多,再多一次又如何!”

这是吴胜明给她在人生谷底反弹的注解,相对年轻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退缩?

个人信誉不能破产

吴胜明老年二度创业成功的因素何在?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吴胜明和褚时健一样,壮年时都是企业翘楚,有着非常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和人脉,不是零到一,是从一的基础开始。

2.成功人士都养成异于常人的毅力和韧性,不轻易向困难妥协!

3.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和套路,只有脑袋清晰者才能一而再地看懂游戏规则,包括经营企业!

4.经营企业,匠心者对产品和服务距细靡遗、追根溯源的态度是成功的基石,欲速则不达,这是很多年轻人不明白的道理!

5.凡走过必留下痕迹,公司可以破产但个人信誉不能破产,这样重新再来才有足够的底气!

6.成功者大都态度谦卑,不像有些人赚了一点小钱而不可一世。态度决定高度,纵然事业处于低谷,很多人都愿意扶你一把!

希望吴胜明的真实故事能打动你,加油!

退堂!

反应

 

要闻

欧阳玉靖:共建命运共同体 马中3个进一步落实共识

(吉隆坡30日讯)马中经贸深度合作可谓缔造佳话,从1974年至今,这接近50年间的双边贸易更是飙涨了约950倍,而马中领袖也会以3个“进一步”,把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落到实处。

1974年建交之初,马中双边贸易额不足2亿美元(约9亿4000万令吉),2002年首次突破100亿美元(约470亿2000万令吉),2013年再突破1000亿美元(约4701亿7000万令吉),去年更攀升至1902亿4000万美元(约8944亿6000万令吉)。

欧阳玉靖早前接受本地中文报联访时说,大马在东盟成员中继续保持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除了东盟和欧盟,大马是中国第9大贸易伙伴、第9大出口市场及第8大进口来源地。

他指出,去年大马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共建马中命运共同体达成重要共识,以3个“进一步”,把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落到实处:

(一)进一步深化政治互信:加强高层交往,扩大两国政府部门、立法机构、政党等友好往来,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提供政治引领。

(二)进一步加强发展战略对接:继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同建设“昌明大马”有机结合,夯实经济基础。

(三)进一步增进友好互信:积极开展教育、文化、旅游、媒体、智库等领域合作,促进两国人员往来。

推进一带一路等项目

欧阳玉靖说,中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成就缩影,积极引领新质生产力跨境出海,在支持大马发展昌明经济,为产业提质升级提供广泛助力。

“(双方)稳步推进东铁一带一路旗舰项目,发挥‘两国双园’项目桥梁纽带作用,围绕绿色可再生能源、数字赋能等绿色、数字新兴领域在大马深耕细作、落地开花。”

以电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车领域,他指中国车企在大马竞相推出适应本地需求的新款车型,开展形式多样投资合作,丰富大马民众消费选择,并加快大马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人文交往有温度

马中在教育、旅游、文化等领域合作更加频密,传统友谊焕发新生机。

欧阳玉靖说,北京外国语大学设立“中国马来语研究中心”,在大马开办厦门大学分校,设立7所孔子学院和一所孔子课堂,举办“中国高等教育展”、“马中职业教育展”等,为两国高校开展学术交流牵线搭桥。

“我们积极响应两国人民的呼声,去年底开始实施对彼此公民的免签入境政策,满足大家到对方国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美好心愿。目前旅马中国游客月均达27万5000人次。”

回首半世纪  展望长远未来

鉴古知今,回首马中建交50年历程,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继承发扬。

欧阳玉靖指出,高层引领是马中关系行稳致远的关键。上世纪70年代,大马时任首相敦拉萨高瞻远瞩,率先调整对华政策,毅然到华展开“破冰之旅”,与时任中国总理周恩来签署建交公报,为马中关系翻开新篇章。

“此后两国历任领导人紧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积极推进各领域合作,丰富两国关系内涵。”

他说,今年1月,习近平向大马新任国家元首苏丹依布拉欣陛下致贺电,强调马中关系发展出现新重要契机,两国要加强交往合作,推动马中命运共同体建设;马中关系能取得辉煌成就,离不开两国领导人把舵领航。

“其次,命运与共是马中关系相互成就的法宝。建交前,大马在联合国大会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的投票中投下赞成票;上世纪末,面对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积极为大马等东南亚国家纾困。

“冠病疫情暴发后,马中团结协作,分享防控和诊疗经验,共同开展疫苗研发、生产和采购,合作抗疫取得重大成果,深化兄弟邻邦友好情谊。两国在国际事务相互支持,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他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马中人民深厚友谊是国家关系发展的力量源泉。

“两国人文交流从未间断,文化、旅游、教育、科技等领域合作成果突出。以旅游为例,自2012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大马在东盟国家外最大的旅游客源国。”

天时地利人和 合作大好时机

中方希望能早日与大马续签《马中经贸合作五年发展规划》、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新的合作文件。

欧阳玉靖强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愿与大马继续携手,共同推进科技创新,深化互联互通、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生物医药等,推动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向更高水平。

“希望双方继续维护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追求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以及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实现真正多边主义。”

他也希望双方共同推进“两国双园”合作升级,鼓励更多大马优势产品出口中国:“当前马中合作发展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希望大马经济界抓住大好时机,乘势而上,取得更大进步。

青年是情谊传承者

马中友谊切水不断,青年是两国的未来,也是马中友好的传承者。

欧阳玉靖说,中方一直鼓励两国青年交流,开展系列青年交流活动,邀请大马青年团访华、到大使馆参加开放日等:“希望两国青年不断增进了解彼此国家和关系,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当马中友好事业接班人。”

欧阳玉靖来马履新后,对两国如此频繁密切且深入的文化交流印象深刻,也见证了马中文化交流史无数个新里程碑,如回儒领导对话峰会,马中“送王船”联合申遗成功,两国民俗非遗领域合作不断拓展;依托一带一路建设,两国文物保护、艺术表演、图书出版等领域交流合作硕果累累。

4建议深化文化互鉴

中国出品的仙侠剧、宫斗剧、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电影《热辣滚烫》等在大马热映,增强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欧阳玉靖对两国文化交流互鉴,也提出4点建议:

(一)开放包容,促进文明交流对话。

两国携手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以元首外交为引领,构建高级别文明对话平台,加强提炼阐释中华文明与回教文明共通内涵理念,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两国民众相知相亲。

(二)与时俱进,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始终尊重文化多样性,加强两国考古研究、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领域交流合作,共同挖掘两国历史文化时代价值,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百花齐放,丰富交流形式内容。

开展接地气、有热度、民众喜闻乐见的各类交流活动,深化演艺、出版、影视、动漫等多领域合作,增进两国艺术部门、文博场馆、演出剧院、社会组织等行业交流。

(四)协同发力,激发多元参与活力。

加强两国政府对文化领域交流合作顶层设计和政策引领,通过推进两国签证互免机制化等便利政策,扩大人员往来。鼓励智库、学者、媒体等民间和地方交流合作,特别是发掘、扩大、丰富两国青少年文化交流项目。

他指马中建交50周年,立足新的历史节点,相信两国人文交流将乘势而上,焕发新的生机。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