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中西关系缓和的逻辑/Project Syndicate

尽管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西方对中国的担忧有所缓解,但激发其对中国态度的担忧并未消失,而且随时可能重现。

鉴于中国庞大而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这种紧张关系对世界来说是一个重大的、令人烦恼的两难境地。而另一个主要经济强国——美国,未能有效应对当前危机,这无疑无助于改善这种局势。

根据我的专业背景,我通常首先以宏观经济学家的身分对待中美关系等问题。但作为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的主席,我对这个问题有着更细致的看法,(我认为)这不仅要考虑到经济层面,还考虑到安全、外交、文化和其他因素。

为此,我们应该采取更广泛的“优化框架”来理解和处理中西方关系,这似乎才是合理的。

我不是为了把事情简单化,如果中国所代表的经济机会可以用未知数X来表示,那么西方领导人如果想以实际或感知上的越轨行为与中国对抗,就需要根据这一基准来衡量这样做的潜在成本。

这种想法是很自然的,我怀疑这在英国和欧洲政府近年来对中国的态度中已经有所体现。

但在遵循这一框架的过程中,决策者需要问自己一个更加微妙的问题:在中国实现预期的政策变化方面,强有力的经济接触,是否比强硬的对抗更有效?

开放心态看成就

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抱有一个开放的心态。

本月,在中国的双节假期期间,许多中国人似乎在国内各地旅行,却并没有引发另一轮感染浪潮。然而,当我向其他西方人指出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质疑这些传闻的证据,并拒绝接受中国数据的可信性。

即使他们声称证据也许是可靠的,但他们也表示,鉴于中国当局对中国人民的控制程度,他们并不感到惊讶。

如果只有中国和其他威权国家在今年阻止了第二波严峻感染浪潮,我将更加赞同这一观点。但在日本和韩国等地,也可以发现类似的情况,这表明我们最好应该从中吸取教训,而不是简单地否定证据。

经历典型V型复苏

很快,我们将获得中国第三季度实际(经通胀调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数据。许多分析员预计,在第二季度预期增长率为2.6%的基础上,第三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年增速,将加快至5%左右。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国正在经历典型的“V型”复苏,这将使其有望在2021年实现8%的增长。

本世纪末超越美国

当然,这些只是预测。正如2020年那样,任何不可预见的发展,都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

但是,如果目前的增长数据是合理准确的,中国名义上的国内生产总值(2019年为14.1兆美元或约59兆令吉)将,在本世纪末或之后不久赶超美国(21.4兆美元或约89.9兆令吉)。

此外,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中国准备在明年为全球GDP再贡献1.5兆美元(约6.3兆令吉),而中国消费者将贡献其中近40%的增长。

相比之下,1.5兆美元的贡献率,比除了排名前15位经济体外所有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都要高。

中国实际上将在一年时间里,创造出另一个澳洲或西班牙。考虑到消费支出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所占份额不断增加,中国提供经济机遇的规模怎么说都不为过。

西方对抗弄巧成拙

这涉及到宏观经济,但我们不能忽视其他问题。中国侵犯人权的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是在新疆最为明显。

中国在香港进行的镇压活动,和在中国南海地区的侵略行为,加剧了整个地区的紧张局势。

而同时中国也在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对其他国家施展影响力。中国政府坚持:即使是私营企业也要服从党的路线,这给与中国打交道的西方企业和政府产生了深重的疑虑。

这些都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它们将我们带回到优化框架所提出的问题上。

权衡抗华得失

那些主张与中国进行更多对抗的人,必须权衡他们的做法是否能如愿以偿地成功,是否会遏制中国的增长,以及是否会减少西方的经济机会。

如果所有这些结果都得到证实,西方领导人可能会认为这一战略是值得的。如果有合理的可能性让中国的增长继续下去,而西方的机会却在减少,那么对抗政策将完全是弄巧成拙。

公民重视经济发展

对另一个国家的标准和做法进行大肆评论可能是一种宣泄,但有大量的历史证据表明,一个国家的公民会倾向于重视经济发展机会,而不是其他大多数问题。这条公理既适用于美国、英国和欧洲,也适用于中国。

此外,即使一个国家的领导层在考虑了潜在成本后,依然倾向于采取对抗的做法,但通过与其他国家政府合作并进行积极接触,而不是采取“零和”的边缘政策,那么其成功几率也就大得多。

当然,外交和其他微妙的接触形式,肯定会比双方剑拔弩张和贸易战更能改变一个国家的标准。

如果下个月美国总统选举特朗普没有连任,我们希望这将为20国集团(G20)重振战后国际秩序,并让各国政府重回谈判桌奠定基础。

每个人都可以在为一个更加繁荣和包容的未来而努力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反应

 

名家专栏

投资美股趋吉避凶/奕帆丰顺

美国经济分析局发布的第三次和最终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测显示,继上季增长4.9%后,第四季实际GDP按年增长3.4%。

第四季的增长,主要由假日期间的消费者支出增加所推动。2023年全年GDP增长2.5%,而上年增长1.9%。

展望未来,市场似乎已完全计入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原因是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由去年底的约1.2%,上调至当前的2.2%。

就连美联储官员亦持有类似的看法,因为他们在3月份会议后发布的最新经济预测摘要中,亦将GDP增长预期,由1.4%上调至2.1%。

消费者支出强劲

与大多数主要经济体一样,消费者支出是美国经济增长的最大组成部分,约占总GDP的三分之二。因此,消费者的健康状况及其对经济状况的态度,在塑造经济轨迹方面有着关键作用。

3月消费者信心(以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所反映)达到2021年中期以来最高水平,飙升的股价和好于预期的经济数据,增加了投资者的乐观情绪。

再把焦点转向消费者资产负债表——尽管储蓄率下降,但美国家庭的银行账户余额,仍比疫情前高出了32%,为他们提供继续消费的舒适缓冲。

尽管自疫情爆发以来,家庭总债务余额有所上升,但美国消费者的债务负担并不过重。2023年底的家庭债务支付与可支配收入的比率,不仅仍低于疫情前的水平,而且也大大低于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的水平。

从各大标准来看,消费者资产负债表仍远未达到危机水平。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对房地产市场实施了重大改革,其中包括收紧贷款标准,并加强了对非传统抵押贷款(如浮动利率贷款)的披露要求。

再加上当时接近于零的利率,许多潜在的购房者购买了固定利率抵押贷款(其中一些抵押贷款的利率低至3%),从而使他们免受利率上升的影响。

据估计,目前浮动利率的抵押贷款,约占所有新抵押贷款发放的10%,而全球金融危机之前这一比例接近40%。综合来看,美国消费者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已不如过去。

商业投资掀浪潮

除了消费支出韧性之外,我们预计商业投资(历来是GDP增长的第二大贡献者)亦将回升。这是因为美国在疫情过后以及与中国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之际,大力推动供应链回流。

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IRA)和芯片与科学法(CHIPS and Science Act)等联邦支出计划,将在美国引发新一轮投资浪潮。

这些政策有望在未来十年内,提供价值超过4000亿美元(约1.87兆令吉)的税收抵免/补贴,这将成为刺激国内外投资的催化剂。

据英国《金融时报》数据显示,IRA和CHIPS法案自签署以来的一年内,就刺激了价值超过2200亿美元(约1兆令吉)的投资,随后还帮助创造了超过10万个就业岗位。

著名的例子包括丰田等公司,该公司在各个阶段投入了超过100亿美元(约468亿令吉),以扩大其在美国的电池和电动汽车的产能。

当地芯片制造商英特尔近期宣布,已从美国政府以贷款和赠款的形式获得近200亿美元(约936亿了)的资金,并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斥资1000亿美元(约4680亿令吉)来提高其芯片制造能力。

英特尔的投资预计,将新增超过1万个就业岗位,并支持超过5万个间接就业岗位(例如供应商)。

美国供应链回流政策,不仅会带来更多的商业投资,而且还通过创造就业等其他渠道支持经济,这反过来会对消费产生有利影响。

3潜在风险

●总统大选:

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的结果,将对美国外交/财政政策产生重大影响,进而改变美国经济的轨迹。例如,特朗普表示,如果他再次当选,他将计划对来自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进口产品,分别征收60%和10%的关税。这可能会引发与中国的另一场贸易战,这不仅对市场不利,还会削弱美联储遏制通胀的努力。

●美国利率:

高于预期的通胀数据,促使美联储重新评估其货币政策。如果美联储突然决定加息,这可能会震动市场,因为大多数投资者仍坚信美联储今年将会降息。

●盈利低迷:

当前股市上涨,并非完全由强劲的经济数据所推动。从过去几周盈利预期上调中可以看出,市场对美国公司未来盈利增长的预期更高,也推动了这一趋势。如果公司未能达到投资者的预期,可能会引发股价逆转。

偏好优质股

总结来说,我们对美国经济持乐观态度。然而,由于美国股市估值较高,以及预计长期通胀和利率走高,我们建议投资者采取选择性投资策略,青睐受结构性增长动力支持的行业,或表现强劲盈利增长/具有倍数扩张潜力的行业。例如半导体和数字经济领域。

我们亦想重申我们对优质股票的偏好,例如那些拥有强劲资产负债表、有韧性盈利和广泛竞争优势的股票,原因是这些股票应该能够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蓬勃发展。

我们认为,投资者可以考虑投资优质公司,因为这是一种审慎的长期投资策略。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