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万变不离其宗/拿督刘明

有一句话说:变是唯一的不变!

我们听了很久,也经常人云亦云,这句话不是什么真理,它其实是反映了一个现状,一个放诸四海和任何时空皆准的现状。

我记得我曾经上过一个心理课程,导师播放了一个大约一分钟的视频,视频里有4、5 个小孩不停地传递各种颜色的气球,间中还有人跑来跑去,场面非常混乱。

当视频终止的时候,导师抛下一个问题:请问孩子们坐着的椅子是什么颜色?全班30位同学都愣住了,因为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五彩缤纷的气球上。

我记忆中好像只有一位同学答对了,其他人都是猜的!

导师说:我们经常被变幻莫测的环境模糊了视线,我们应该处变不惊,以不变应万变!

“以不变应万变,敌变我不变,万变不离其宗。”这句话是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它的意思是指万物时常变化,我们办事要注意观察其变动,在没有变化时我们进行提前准备,将事物的变化加以充分考虑,解决千变万化的事态发展。

生活被互联网颠覆

随着科技的创新和进步,我们的生活方式、经商环境已经完全被互联网科技颠覆了,面对人类史上最无常的时代,我们准备妥当面对这变化了吗?

是的,在现今的商场上,被讨论最多的是以上课题:我们如何面对变化。

我们为学习互联网这个21 世纪最伟大发明而疲于奔命,为了和它并存而用尽全力、废寝忘食,但我们似乎永远都跟不上它的脚步和更迭,到最后才发现,原来我们还在原地踏步,一无所获!

上个星期终于有时间忙里偷闲翻开读者鸿斌送来的书,作者开场白的一段话让我仿佛醍醐灌顶、当头棒喝。

作者江南春在他的新书《人心红利》写到:这个市场是动荡的,更动荡的是人的内心。每天有无数个新名词出现和消失。人们在无数种诱惑和无数次尝试中迷路。

变化重要,不变的东西更重要,大多数人强调变化的重要性,当少数人抓住了不变,就像亚马逊贝佐斯说的:“我不知道十年后世界会怎么变,但我知道十年后什么是不变的。”

为此,我回头再重新解读老子的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以不变应万变,敌变我不变,万变不离其宗。”

我突然发现,我们并没有以不变应万变,我们其实都在随“变”起舞,自己也被“变化”搞到头晕脑胀、失去了方向,不知何去何从!

我们应该处变不惊,把注意力集中在不变的地方,继续做我们擅长的事,才是应对“变”的最佳方式!

保持初心坚守岗位

什么是不变?

几个星期前朋友请客,我们在一家蛮有名的餐厅用晚餐。

餐厅老板也是座上宾。

这位年轻老板传承了老爸的事业,对烹饪非常有热忱。餐厅在他接手后,开了六家分店,但控管令下,惨淡经营。

为了生存,他很积极地开拓线上市场,听说他家的某些酱料卖得还不错。

他告诉我负责线上的伙伴非常懂得营销,而他只会研发食材,对电商他一窍不通,他非常担心餐厅的前景。

“现在年轻人做生意,已经一步到位,根本不需要经过什么学徒制度,只要电子商务操控得当,就能把食物直接卖给消费者,而我们这种传统餐饮业者,只能老老实实开店做生意!疫情过后就算挨得过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淘汰!”

我不置可否,告诉他,不管市场如何变化,消费者追求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心态,是永远不会变的。

他在餐饮业的经验和研发精神,绝对是他能继续存在的关键,只要保持初心,坚持自己的岗位,他就不容易被市场淘汰。

而电子商务的生态太过变幻莫测,现在战功显赫者,将来未必能继续茁壮成长、续领风骚!

现在回想起我的这番话,不也符合“以不变应万变”的说法吗?

做自己擅长的事

昨天友人约我吃早餐,说有事请教。

他说最近帮朋友对接了一单买卖,事成之后竟然被人飞起,想想心有不甘,问我意见。

我说疫情当下,大家生活压力山大,为了生存很多人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以求达到一己之私利!

我们鄙视这种行为,但我们也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要不我们和他们有什么两样?

凭实力赢客户信任

以良心办事、凭实力赢取客户的信任,我们的创业路会越走越宽,这才是王道,也是千古不变的定律!

欺世盗名、用下三滥手段争取订单,企业路会越走越窄,这是必然和万年不变的结果。

只要我们不忘初心,以最真实的自己面对外围的变化,才不至于被变化迷惑。

老子说:万变不离其宗。其实商业本质是不变的,变的是渠道、方法和手段。

有人喜欢廉价产品,但也有人对高价奢侈品牌趋之若鹜。

这是商业本质,不论环境如何更迭和变化,这种情况都不会改变。

以前买卖只在传统的实体店进行,现在足不出户,在云端就能完成交易。

这是渠道、方法和手段的裂变。

但无论渠道、方法和手段如何进化和天翻地覆地改变我们的认知,吃喝玩乐、衣食住行仍是人类的最基本需求。

渠道和方法只是商业生态系统的一小部分而不是全部,但很多人似乎把所有精力和时间都专注和聚焦在前者,而忽略了后者。

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和,以奇胜。

意思就是要在一场战争中取得胜利,标配必须完善,才能出奇制胜。

中国人喜欢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我想既然如此,那我们干脆将计就计,专注和好好规划公司发展,把产品做好、做到极致,让擅长渠道、熟悉方法和比我们手段高明的年轻人和变化共荣共存,我们只做自己擅长的事!

以不变应万变,敌变我不变,万变不离其宗。

这句话太棒了,请好好收藏,因为它是世界首富的致富之道!

退堂!

反应

 

灼见

智能科技与工业4.0/锺启章

2024年5月是一个充满喜庆的月份,因为这个月的31日将迎来马来西亚与中国建交50周年纪念,配合这个大日子,马来西亚中国企业家联合会也特别选定这个月20至21日在吉隆坡会展中心举行中国智能科技展,为两国的金禧纪念增添几分喜气。

中国智能科技展是于2019年首次在吉隆坡举办,其后因冠病疫情而暂停两年,并于2022年恢复举办,今年是第四届,展览的规模一届更比一届大,显见马、中两国在智能科技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

巧的是 ,1994年4月20日是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的日子,到今年刚好是“三十而立”。30年来,中国从一根线迈向网络强国,从一片荒芜的蛮荒时代到当下数字经济时代,并为全球经济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数字丝路”是在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的重要倡议,它是以数字化为基础,以网络为平台,以信息化为特征,以创新为动力,以效率和优化为目标的经济形态,涵盖了数字产品、数字服务、数字技术、数据贸易等多个方面,旨在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的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建设,实现数字技术的共享和创新,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产物,也是数字经济的推动力。

目前中国已与17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并且与23个国家建立“丝路电商”双边合作机制,当中就包括了马来西亚。

我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与中国在数字经济和电子商务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这些年来都取得不俗的成果。

在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方面,中国企业如华为和中兴积极参与我国的5G网络建设,帮助提升我国的通信基础设施。

中国企业也在马来西亚建立数据中心,为我国和区域用户提供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

设首个数字自贸区

2017年,阿里巴巴与我国政府合作,设立了第一个数字自由贸易区。该项目旨在通过提供电子商务、物流和支付解决方案,促进马来西亚与全球的贸易往来。

阿里巴巴旗下的Lazada在马来西亚拥有庞大的市场份额,通过其平台促进马、中之间的跨境电商交易。而阿里巴巴也在马来西亚推广支付宝,提升本地的数字支付普及率,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这些合作不仅提升了马来西亚的通信和信息基础设施,也推动了跨境贸易、数字支付和智慧城市建设,为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我国政府曾经于2018年10月31日启动了《马来西亚国家工业4.0政策》(简称“工业4.0”)。该计划是政府对制造业及其相关服务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号召,旨在促进企业在人力、流程、技术等各个领域能取得更系统全面的发展,并在工业4.0的推动下变得更具智慧、更强大,目标是到了2025年,马来西亚将成为高科技产业国之一,并跻身全球创新指数前30之列。

该计划的侧重方向,包括制造业三大催化行业-电子电气(工业电子、消费电子等)、机械设备(专业设备加工、发电设备等)、化工(石化产品、橡塑产品等),以及两个重点增长领域——航空航天(系统集成、工程设计等)和医疗设备(智能穿戴、医疗设施等)。

工业4.0势在必行

在服务业方面,重点集中在首要枢纽、物流、围绕电子商务的生态系统、绿色科技和可再生能源以及废物管理等领域。

所提及的上述领域都与智能科技息息相关,因此,当第一届中国智能科技展于2019年12月14日至15日在吉隆坡谷中城举行时,时任首相敦马哈迪医生给予全力支持,他相信这项展览将鼓励更多中国人工智能技术或智能企业来马投资,并将其与工业4.0相提并论。

尽管时移势易,政权更迭,但不论是由哪一个政党领导人当家作主,工业4.0依然是势在必行的宏愿大计。

30年来,中国数字经济建设让它从大国变成强国,过程中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是值得其他国家所借鉴的。

期望通过这些年来的努力,马来西亚能在明年达成工业4.0的目标,至少目前还没有足以取代工业4.0的第二个计划。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