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萨迦法王
慈悲心是佛法根本

萨迦法王是藏传佛教重要的修行者,他与本地信众很有缘,也常来我国弘法。思想开放的萨迦法王对于信徒所提及的问题皆会认真回应,其诚恳的态度令人敬佩。



首先向萨迦法王提问有关天灾(如尼泊尔大地震),是否是一种共业的展现? 

萨迦法王表示佛教所言的共业其实很复杂,不可思议,里内牵涉了很多细微的东西。为什么会发生?如何发生?一般凡夫很难完全能去理解,唯有大智慧如佛陀,才能明白所有共业的因缘与细节。

一般上,从佛教角度来看,个人的恶业善业皆有其因缘果报,但因天灾所涉及共业过于复杂,不能轻率下结论。但萨迦法王补充,其实我们可在灾难中学习到东西,世上一切都在变动,一切都不稳定与变化,这符合佛教讲的“诸法无常”,不是你有权力财力就能掌握一切,因一切无常变幻,国土危脆,人命在旦夕间,这一切都在提醒我们要把握当下。 

至于有人认为佛教团体常在灾难后办祈愿消灾法会,但灾难仍旧频频发生,是否意味着祈愿消灾法会效果无效?或会质疑回向的力量与功德。

发大菩提心去除恶业



萨迦法王对此心态提出看法。他说:“身为佛教徒应明白有些恶业一旦因缘成熟,是无法避免的。过于依赖祈愿不太健康,但是祈愿是有一定的意义。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发大菩提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那是去除恶业最好的方法。”

他也强调另一方法是,要有空性的智慧,观一切诸法为空性的大智慧,才能够破除恶果,并且把恶业淨化掉。 

活佛篇弘法技巧随时代改变

萨迦法王很开放,提出什么问题他都可回应,因此询及有关“活佛转世”应如何辨认?

萨迦法王表示,其实“灵童认证”在藏传佛教有很多种方法。当然有些拥有崇高证量的大修行者,可凭神通力来认证,他们有足够的智慧来辨认。但一般的认证可通过占卦、降神或梦中的各种征兆来处理,这当中涉及很多复杂的过程,不过一般上“灵童认证”的程序都会很谨慎。 

至于有些仁波切在现代化的冲击下,他们的外相或不依据传统的形象,思想与言论比较出位与前卫,有何看法? 

思想性格开放的法王笑言:“时代改变,弘法技巧若符合需要可改变。菩萨度众会以众生所需要的形象而显现,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得度,要懂得运用善巧方便。”因此他认为不需要过于执著“外相”,而要注意其所说之法是否符合佛法,因不同国家的文化,自有其适应上的需求。

修行篇修行成就看个人精进

一般人对于仁波切可不可以结婚,存有一定的疑惑,萨迦法王也为此解说。他首先说明自己的身分并非转世传承,而是根据血脉传承,因此,法王本身是属于在家修行者,且有家室。

“有些人会出家,就是出家众,所以,萨迦派有在家众和出家众两种修行制度。藏传佛教的喇嘛分为两种,一种是出家,另一种是在家;‘出家喇嘛’不能结婚,并且需依据出家人的戒律,而‘在家喇嘛’则可以成家立室。”

至于有人认为“出家”比“在家”在修行上比较占优,萨迦法王有何看法?

外相无法衡量修行 

萨迦法王表示,我们应视本身条件来看适合“出家”或“在家”,他个人认为出家或在家不一定是衡量修行的标准。“外相其实不重要,最主要是内心有否有在真正的修行。内心若时刻都保持清明,那么出家或在家都不那么重要!在家证悟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当然一般而言,出家的修行条件会比较好,因无家室挂累,但这一切还是要看本身,因人而异。”

萨迦法王笑言,这尤如如何拥有物质而不执著是看个人而定的,有些人很有钱但却不执著,有些人即使一贫如洗,对物质还是很执著。 “身为在家修行者,需将行菩萨道需具备的三个要素:出离心、菩提心,以及空性知见结合与整合起来。”

萨迦法王继分享其寺庙的作息时间——早上四、五点起床、做运动与散步、吃早餐后,开始进行早课的修持。然后,接见一些信众。过后用午餐与做午课、休息。若出外或出国弘法,时间则会自行调整。 

生活篇传承法门皆是对治法

佛教宗派发展至今诞生出不同的佛教宗派或派别。对于利美运动(藏语;Rime,又被称为“不分教派运动”),萨迦法王表达了支持,并认同不分宗派精神的重要性。

“佛教徒应建立这样的想法:佛教只有一种教法——即为佛陀的教法,其他的传承与不同的派别或法门,只是像不同的病需要用不同的药来医治而已。佛陀的教法是不分宗派的,而所有佛教徒都是在跟随同一个佛陀。

有些人适合南传、北传、藏传的修法,又或者有些人适合萨迦派、噶举派或是宁玛派的修法,众生很多元,他们的根器都不一样。”他强调佛教讲平等,外相不同,不要分高低,一切都是对治法,视对象而定。

容忍与耐心很重要

关于现代人面对关系疏离,包括婚姻不稳定。萨迦法王表示婚姻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容忍”与“耐心”很重要。“学习容忍对方的缺点,与任何人交往都看别人的长处,不要自私,要学习与别人合作,和谐相处,要设身处地站在他人角度为对方着想,如此关系就会改善。”

萨迦法王强调,慈悲心是佛法根本。“除了忍辱还要加上慈悲心,当别人受苦时,我们要为别人拔除他的痛苦。”一般人的慈悲心是有限的,只会因对方是亲朋戚友,才会起慈悲心,但对陌生人却缺少了一份慈悲心。但佛教教法认为,大悲心应是无条件与不偏颇的,是普遍和宇宙性的。

生命最感动时刻

萨迦法王回忆,在60年代,有一次他去去印度与尼泊尔朝圣,感触特深。尤其在尼泊尔,当他到达当年佛陀舍身喂虎的地方,感受更强烈与感动,他深刻体会到佛陀的慈悲伟大。那种强烈被触动的氛围到现在仍记忆犹新。 

用笔道出真相

由于萨迦法王常到世界各地弘法,接受不同媒体群的访问,他认为媒体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些贪污与对国家不利的事件,能借媒体曝光后,以致贪污事件也减少了。

所以,他勉励媒体工作者擅用手上的笔,报道利益大众的事,对不公正不义的事要呈现真相与不偏颇,绝不能有私心。 

反应

 

登彼岸

寡欲养心

文:颜爱心 

我们常听到“清心寡欲”这句子,广泛指清除杂念,保持心地宁静或保持心地清净,少生欲念。这是指人们能够克制自己内在的贪欲,是一种人生修养,修身养性的崇高思想道德之境界。

我们都知道,欲望是心中的无底洞,永远也不可能填满,因此欲望越多,烦恼越多;而唯有清心寡欲,才能使我们远离烦恼困扰,保持长久的快乐。清心寡欲,宁静致远,即淡泊安静的生命,舍得尘世间荣誉恩宠,权势繁华,因为舍得,所以淡泊;因为淡泊少欲,所以安静宁神,因此而少忧,少恼,少痛,少病。

不养生而身自养

时光匆匆,欲望无限,快节奏的生活虽然给了我们极大的生活便利和物质享受。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因此变得更容易焦虑、心神交瘁,以及每况愈下的健康。

中医学的寡欲养心观,阐明养心即寡欲,只有寡欲才能心神安宁,气行顺畅,血脉充沛,如此方可心身健康。清代冯曦晴《颐养诠要·卷之四》:“寡欲则心清,心清则寡欲”“治生莫若节用,养生若寡欲”将清心和寡欲作为互为因果的两面,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寡欲、清心、节制则不养生而身自养。

明代王绍隆认为嗜好和欲望不满足,心不宁,精和神损耗,所以倡导寡嗜欲就是强身体,即所谓有所失必有所得。而同是明代的高濂,就将寡欲和心气联系在了一起,他认为嗜好欲望连绵不绝,则心气在内闭塞不通,荒淫和是非接踵而至,败德伤身的事经常发生,所以绝嗜减欲是心气运行顺畅的重要环节。

换一句话说,一切过激的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身体气血经络的正常运行,影响健康;因为我们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内在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一切的欲望要少

《孟子》有言:“养心莫善于寡欲。”意思是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养心之法,宋代理学大师程颢也曾说过“寡欲心自清”。面对诱惑繁多的社会,先贤们的谆谆教诲令人深省、让人深思,只有克制自身的欲望,保持慎独慎微,才能让内心澄澈通透,活得坦荡磊落。

“养心”就是修行,修行先要做到“寡欲”,一切的欲望要少,如果可以减少到极限,就更少被烦恼所困。古语云:有欲者累,寡欲者安,无欲者强。

诚然,我们或许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无欲者”,却可以通过修心养性来成为一个“寡欲者”;我们是没法完全摒除掉欲望,但必须要分辨出七情六欲里的一些爱染杂念,然后及时地去除那些不合理不需要的部分。

故,欲成为一名“寡欲者”,首选养心,而养心,莫过于做到清心寡欲,不然我们就会被生活里的各种欲望所纠缠、干扰和伤害。久而久之,也就容易丧失了一些必要的、理智的判断,进而被欲望所蚕食、所湮灭。

虚妄的执念

佛曰:“执着于一念,将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同样,如果我们一味地追求欲望,奢求所有的欲望都得以顺遂实现,这就陷入了一种虚妄的执念当中,然后,被欲望的枷锁给束缚了,被囚牢了,自然心不得安宁,生活不得舒心。不如及时止损,清心寡欲来养心,用淡泊至简来育养心灵。

莎士比亚说:“欲望犹如炭火,必须使它冷却,否则,那烈火会把心灵烧焦。”我们养生,养德,养心,就该以欲望有止,寡欲为首位,凡事有度,做事有谱,明白生活有多简单,人生就有多快乐、平静清净;寡欲生活,节制人生,我们活着才自在、从容和拥有内心的平静,及康宁的身躯。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